汽油品質的發展趨勢

首頁上一頁

 

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起飛,汽機車數量亦與日俱增,在許多都市裡移動性污染源已成為一次與二次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汽機車燃燒尾氣的成分與油品品質息息相關,因此世界各國無不嚴加管制油品成份及性能規範。

一般汽機車燃料油包括汽油和柴油,而汽油用量又遠高於柴油。本文針對汽油進行研究,包含現況調查分析和配方研究二部分。首先廣泛蒐集全球七大洲汽油管制標準,從地理位置、經濟和能源危機、環保意識等三個方面作深入探討,尤其以「車用無鉛汽油」為重點,交叉分析各國品質規範的差異。另一方面,吾人設計了數種車用無鉛汽油配方,透過中油公司化驗室進行測試。除了品質必須符合歐美或國內標準之基本要求外,嘗試尋找最佳的摻配比例,以逹到污染物排放減量及降低成本之目的。

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各國對油品成份管制項目十分一致,但訂定的規範標準不一。因台灣氣候溫暖潮濕,不像歐美氣候乾燥寒冷,本研究建議汽油品質規範中的雷氏蒸汽壓(Reid Vapor PressureRVP)不可過高,應小於8.7psi,同時組成成份應為低硫含量、低芳香烴含量、低烯烴含量、適量氧含量和少量高沸點物質,才是符合國內需求的理想配方。

在考量汽油品質和摻配基礎油的國際行情下,基於實際配方測試的結果,本研究對於煉油廠的汽油摻配比例提供如下建議:一、煉油廠應選取終沸點溫度較低的脫硫裂解汽油(220℃以下的成份),以解決摻配比例增加時油品含有較多重質成份的問題,建議其摻配比例為20%~30%;二、減少媒組油的摻配量,摻配92/95無鉛汽油時不要超過30%,以減少油品中芳香烴的含量;三、少量摻入甲基第三丁基醚,於92無鉛汽油約5%,於95無鉛汽油約10~12%;四、其他基礎油則依摻配9295無鉛汽油時在符合其汽油成份規範下做調配。